中美竞争与“一带一路”阶段属性和目标

被引:43
作者
高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美博弈; 经济压力陷阱; 长期发展倡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17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中国仍处在经济崛起的起步阶段,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存在脆弱性依赖,并遭遇美国的预防性打压,双边关系中出现零和博弈占据主导的竞争走势。在这一阶段,中美结构性矛盾尚未体现在领导权的竞争上,中国的主要困境是面临美国设置的、旨在预防性地破坏中国物质实力积累的"经济压力陷阱"。因此中国在选择应对策略时,首先要避免误判形势,不能寄希望于继续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实现经济崛起,需要具备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脱钩"的底线思维和必要准备;其次要警惕在美国的压力下,以阻碍甚至逆转自身经济崛起进程为代价去化解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最后还要避免过早追求建立平行的替代性体系,将中美竞争完全推向零和博弈。因此,现阶段的"一带一路"应该主要是立足中国国内的长期发展倡议,目标是服务于维持中国经济崛起所需的外部条件,降低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的脆弱性依赖,在周边打造更加自主和健康的地区经济结构,为中国的持续增长提供对冲方案。"一带一路"在现阶段不应谋求替代既有经济秩序、建立与之分庭抗礼的平行体系,而应立足于未雨绸缪,对冲"脱钩"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潜在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的资源投放应围绕这一长期发展目标有方向、有重点、有限度地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8+156 +156-157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中东欧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 [J].
谢国娥 ;
许瑶佳 ;
杨逢珉 .
世界经济研究, 2018, (11) :89-98+137
[2]   “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初探——以债券融资为例 [J].
张中元 ;
沈铭辉 .
亚太经济, 2018, (06) :5-14+146
[3]   “一带一路”倡议的功能性逻辑——基于地缘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J].
吴泽林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9) :128-153+160
[4]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位”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 [J].
李向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8) :33-43
[5]   由认知分歧到合作共识: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研究——基于不对称性相互依赖的视角 [J].
焦一强 .
当代亚太, 2018, (04) :51-85+157
[6]   “一带一路”规则制定权的战略思考 [J].
门洪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7) :19-40+156
[7]   政治互疑条件下的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路径——兼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J].
朴光姬 ;
郭霞 ;
李芳 .
当代亚太, 2018, (02) :68-91+157
[8]   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J].
秦亚青 ;
魏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 35 (02) :1-14
[9]   “一带一路”:区域主义还是多边主义? [J].
李向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3) :34-46+156
[10]   中美竞争视角下对“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再审视 [J].
高程 .
战略决策研究, 2018, 9 (02) :14-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