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

被引:29
作者
郑雄飞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地租; 时空解构; 权利再造; 农地“非农化”; 增值收益分配;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因素的集聚或分异,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协调相关各方的正当权利诉求,实现收益的可共享性。通过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与地租的互动、互构研究,文章探寻了增值收益分配的应然状态,主张通过"权利再造"修复并确保农民的地租收益权,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商谈判机制,辅以权利救济、司法仲裁和第三方专业评估,杜绝寻租,让相关各方在合意中确定具体分配的"地租量",从补偿、保障和共享三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口的权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93+243 +243-244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62 条
[1]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 [J].
吴毅 ;
陈颀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36-62+243
[2]   市场化、城镇化联袂演绎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 [J].
贾康 ;
梁季 .
改革, 2015, (05) :67-81
[3]   论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制度保障 [J].
杨红朝 .
农村经济, 2015, (04) :30-34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价“剪刀差”成因及测算(2002—2012年) [J].
何安华 ;
孔祥智 .
河北学刊, 2015, 35 (01) :117-123
[5]   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 [J].
程雪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5) :76-97
[6]   中国土地配置基本制度的法律解读与改革 [J].
杨俊锋 .
学术月刊, 2014, 46 (08) :26-38
[7]   基于“涨价归公”思想的大陆征地补偿模式改革——借鉴台湾市地重划与区段征收经验 [J].
黄卓 ;
蒙达 ;
张占录 .
台湾农业探索, 2014, (03) :14-19
[8]   经济正义的空间转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思想探析 [J].
乔洪武 ;
师远志 .
哲学研究, 2013, (12) :19-25
[9]   关于城市空间生产之价值诉求的伦理思考 [J].
董慧 .
哲学研究, 2013, (12) :26-31
[10]   基于土地租税费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J].
朱一中 ;
曹裕 ;
严诗露 .
经济地理, 2013, 33 (11) :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