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

被引:11
|
作者
马晓华 [1 ]
赵景波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极端天气; M-K检验; 小波分析; 豫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P423.3 [地面温度变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豫南地区每日气温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3年豫南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缓慢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呈现波动上升,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极端最高(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夏季日数、热夜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都存在30a左右的周期。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都存在5a及以下的周期。总体来说,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天气热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825 / 18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沈永平
    王国亚
    [J]. 冰川冻土, 2013, 35 (05) : 1068 - 1076
  • [2] 1962-2011年长江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分析
    王琼
    张明军
    王圣杰
    骆书飞
    汪宝龙
    朱小凡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 611 - 625
  • [3] 青海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申红艳
    马明亮
    王冀
    王力
    李江英
    [J]. 冰川冻土, 2012, 34 (06) : 1371 - 1379
  • [4] 近50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极端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贾文雄
    [J].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 1377 - 1383
  • [5] 豫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限制因素与应对措施
    李舜姬
    关东山
    许纪东
    李金英
    陈长山
    [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06) : 42 - 44
  • [6] 1961~2008年中国大陆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赵军
    师银芳
    王大为
    付鹏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3) : 52 - 56
  • [7] 河南省未来30年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赵国强
    李彤霄
    王君
    曹淑超
    王纪军
    [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 (02) : 8 - 10
  • [8] 近50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韩国军
    王玉兰
    房世波
    [J].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 1969 - 1975
  • [9] 秦岭南北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
    张立伟
    宋春英
    延军平
    [J].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 1007 - 1011
  • [10] 1951-2009年西安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分析
    刘晓玲
    殷淑燕
    王海燕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5) : 113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