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被引:613
|
作者
沈永平 [1 ]
王国亚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IPCC WGI AR5; 气候变化; 未来变化; 温室气体; 关键结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9月2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发布,随后于9月30日公布了报告全文.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近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经历了升温过程,变暖体现在地球表面气温和海洋温度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格陵兰和南极冰盖消融和冰川退缩、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增加等方面.全球地表持续升温,1880-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85℃[0.65~1.06℃];过去30a,每10a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最近1 400a来气温最高的30a.特别是1971-2010年间海洋变暖所吸收热量占地球气候系统热能储量的90%以上,海洋上层(0~700m)已经变暖.与此同时,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每10a以3.5%4.1%的速度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层的温度已升高.全球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但对于1950年以来观测到的变化,人为因素极有可能是显著和主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显著上升,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已上升到过去800ka来的最高水平,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人为影响因素中,向大气排放CO2的长期积累是主要因素,但非CO2温室气体的贡献也十分显著.控制全球升温的目标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有关,但由此推断的长期排放目标和排放空间数值在科学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8 / 10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新一代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王绍武
    罗勇
    赵宗慈
    闻新宇
    黄建斌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4) : 305 - 307
  • [2]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不确定性处理方法的介绍
    孙颖
    秦大河
    刘洪滨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2) : 150 - 153
  • [3]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7, (01) : 156 - 156
  • [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Martin RManning
    戴晓苏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5) : 233 - 237
  • [5] Guidance note for lead authors of the 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n consistent treatment of uncertainties[R/OL] .2 IPCC. http://www.ipcc-wgz.gov/meetings/CGCs/Uncertainties-GNIPCCbrochurelo.pdf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