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知识教学的僭越之思与破解之道

被引:27
作者
罗祖兵
韩雪童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知识教学; 适用限度; 僭越; 矫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转型希望的同时,却常常使人忽视其潜藏的隐患。夸大的应用功能、单一的应用方式、智能接替教学活动和量化垄断教学评估,均反映出信息技术对知识教学的僭越,继而导致知识被技术异化、学生被技术拉偏、教师被技术取代的可能风险。知识的类型限度、信息技术的功能限度、师生的能力限度为信息化教学厘定适用范围。为防止知识教学被技术僭越,教育者应回归育人原点,重塑知识教学的"精神品格";拓展应用方式,促进人技协同下的"和合共生";匡正应用观念,寻求情境选择下的"技术具身";锤炼应用能力,培育充满生命质感的"教学主体";坚守技术伦理,共筑道德规约下的"善用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教学思考的张力 [J].
徐继存 .
教育研究, 2021, 42 (09) :50-57
[2]   道德人工智能:基础、原则与设计 [J].
孙福海 ;
陈思宇 ;
黄甫全 ;
伍晓琪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 20 (01) :38-46
[3]   教学想象及其生成 [J].
罗祖兵 .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40 (09) :55-61+113
[4]   人工智能对教学的解放与奴役——兼论教学发展的现代性危机 [J].
李泽林 ;
陈虹琴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1) :115-121
[5]   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 [J].
朱德全 ;
许丽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9) :1-6
[6]   技术与身体:对“技术具身”的现象学反思 [J].
周午鹏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8) :98-105+158
[7]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 [J].
罗祖兵 .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01) :60-65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路径研究 [J].
安富海 .
课程教材.教法., 2018, 38 (03) :112-116+125
[9]   论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评估特征 [J].
翁灵丽 .
中国考试, 2017, (04) :53-57
[10]   评估维度量化方法研究——以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维度为例 [J].
王海 ;
解月光 ;
付海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