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消极刑法观之提倡

被引:94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治理法治化; 消极刑法观; 比例原则; 共建共治共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的技术驱动性与普及性使我国社会进入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网络社会形态,并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是法治化,法治化的核心是良法善治。我国当前网络空间的刑事治理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社会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当下盛行的刑法积极主义立场继续强化了社会治理的国家干预性,过度依赖刑法惩罚模式导致了网络犯罪刑事治理机制短效的问题。为了实现网络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目标,网络空间刑事治理应提倡以尊重网络时代的契约规则和技术规则为前提,以激活多元化刑罚替代性措施为手段,在刑法干预上注入比例原则和法益保护辅助性的消极刑法观。消极刑法观的内容与构造包括消极的法益观、消极的不法·责任论、消极的刑罚论,倡导以个人法益为基础、拒绝犯罪论体系功能化、追求释放刑罚实效性。消极刑法观能在网络时代促进社会治理的良法善治,改善刑法万能主义对其他治理主体和治理规范的挤压现状,在维持刑法惩罚法属性的同时襄助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进而提高国家网络空间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9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艳红, 2021
[12]  
实质出罪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艳红, 2020
[13]  
实质刑法观[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艳红, 2019
[14]  
行政法原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周佑勇, 2018
[15]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乌尔里希·贝克, 2017
[16]  
刑法的基础[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平野龙一, 2016
[17]  
刑法总论重要问题[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松原芳博, 2014
[18]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12
[19]  
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山口厚, 2011
[20]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徐显明,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