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冷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27
|
作者
蔡菁菁 [1 ]
王春乙 [1 ]
张继权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玉米; 干旱; 冷害; 危险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东北地区35个农业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玉米产量资料和1981—2010年玉米生育期资料,选用合适的干旱指标和冷害指标,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建立了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基于灾害判别结果和历史灾情资料,从典型灾害年中提取不同灾种的影响差异,构成权重系数,对东北地区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整个生育期干旱、冷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冷害危险性在玉米生长前期(出苗—拔节阶段)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东南部,此阶段主要以冷害为主;而在玉米生长后期(抽雄—成熟阶段),风险高值区转移到西部,此阶段以干旱为主。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对整个生长阶段危险性的贡献值分别为0.3473和0.6527。东北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正逐渐从冷害向干旱转变,冷害发生的频次逐渐减少,而干旱发生的频次快速增多,影响的范围也迅速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76 / 98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川南经济区夏季农业干旱危险性特征研究
    王杰
    倪长健
    袁淑杰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 32 (04) : 47 - 50
  • [2]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北三省农业洪灾风险评估
    庞西磊
    黄崇福
    艾福利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08) : 271 - 275
  • [3]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
    张艳红
    吕厚荃
    李森
    [J]. 气象科技, 2008, (05) : 596 - 600
  • [4] 中国水旱灾害危险性的时空格局研究
    王静爱
    毛佳
    贾慧聪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 115 - 121
  • [5] 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研究
    李彩霞
    陈晓飞
    韩国松
    王铁良
    杨国范
    汪明霞
    郑淑红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05) : 61 - 64+67
  • [6] 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估
    张星
    郑有飞
    周乐照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 418 - 421
  • [7]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孙凤华
    杨素英
    陈鹏狮
    [J].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 751 - 755+762
  • [8] 华北北部冬小麦干旱和产量灾损的风险评估
    薛昌颖
    霍治国
    李世奎
    叶彩玲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 131 - 139
  • [9] 自然灾害的模糊风险
    白海玲
    黄崇福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1) : 47 - 53
  • [10] 中国主要农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演变及其影响评估[M]. 气象出版社 , 吕厚荃,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