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

被引:124
|
作者
周迪 [1 ]
周丰年 [2 ]
王雪芹 [3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低碳试点; 碳强度;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低碳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二批低碳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2—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有效降低样本自选择及政策内生性等问题导致的处理效应偏差。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识别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主要是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实现碳强度的下降,且产业升级的效果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通过城市绿地碳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尚未实现。基于此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推广低碳试点政策,积极探索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提升宜居绿色的城市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