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治理中的农民公共价值观念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春梅 [1 ,2 ]
吕英喆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价值; 农民公共价值观念; 村庄治理;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5.02.030
中图分类号
D422.6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提出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创造公共价值,这为培育农民公共价值观念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对湖北省5个村庄的实地调查,结合村庄治理转型的阶段性和场域性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发现,农民公共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包含协商、文化、公平、秩序、信任、发展和公益,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共变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应正视农民的公共价值认知,以共同利益为纽带,通过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文化服务网络、制度建设、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等方式,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以利于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0+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J].
俞可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01) :10-15
[2]  
Adding Public Value. Horner,Hazel. . 2005
[3]  
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Moore. . 1995
[4]  
Creating Public Valu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ublic Service Reform. Kelly,Mulgan,Muers. . 2002
[5]  
Public Value Management: 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 Gerry Stoker. 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2006
[6]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7]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
[8]   公共价值含义 [J].
汪辉勇 .
广东社会科学, 2008, (05) :56-61
[9]   政治交往:一种政治沟通的新分析路径 [J].
郁建兴 ;
何子英 .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4-9
[10]   “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J].
何艳玲 .
政治学研究, 2009, (06)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