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平衡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力研究——以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为例

被引:33
作者
李金龙
王英伟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间断平衡框架; 政策过程; 解释力; 户籍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间断平衡框架因揉合了政策过程的渐进式平衡与短期重大间断这两个关键变量,而能够同时对西方政策过程的渐变性和突变性进行合理、恰切的解释。为厘清该框架在中国政策情境下是否同样具有解释力及有效性,选用历史文献考察、纵向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详细梳理与总结,并运用间断平衡框架对这一政策变迁过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间断平衡框架与中国的政策变迁规律基本吻合,但基于西方政策实践的间断平衡框架在解释中国政策问题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决策机制层面,中国官方权威决策系统主导型与非官方决策系统参与型相结合的政策运行机制,有别于西方子系统政治与宏观政治互动型的运作模式;在决策的影响要素层面,中国社会组织、民众等行动者的参与也同西方利益集团和第三方议事机构的动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间断平衡框架的矫正意见,以期促进间断平衡框架的本土化,增强其在中国政策语境下的解释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行政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D].赵蕖芳.电子科技大学.2008, 04
[2]  
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M].王春城;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  
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M].(美) 鲍姆加特纳 (Baumgautner;F.R.) ; (美) 琼斯 (Jones;B.D.)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政策过程理论.[M].(美)保罗·A.萨巴蒂尔(PaulA.Sabatier)编;彭宗超;钟开斌等译;.三联书店.2004,
[5]  
户籍制度.[M].陆益龙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M].董志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  
新中国经济史.[M].曾璧钧;林木西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8]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9]   Importing Concepts from Biology into Political Science: The Case of Punctuated Equilibrium [J].
Prindle, David F. .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12, 40 (01)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