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网络政治文化的社会作用机理

被引:20
作者
金太军 [1 ,2 ]
李娟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2]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政治文化; 文化实践; 政治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050302 ;
摘要
网络政治文化缘起于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政治是现实政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现实政治的真实与戏剧化反映;形成于网络形式虚拟到文化主观虚拟再到现实政治的转化。互联网开放式结构特点不仅解决了信息传播渠道问题,而且消除个体意识上升为集体行动的制约条件,催化了网络群体性爆发,促成大众政治社会兴起和成长,逐渐改变了原有封闭和程式化的政治生态环境,推动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网络社会中群体政治认同机制的发生与引导 [J].
陶蕴芳 .
中州学刊, 2012, (01) :207-210
[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角色定位初探 [J].
黄小茹 ;
马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4) :11-15
[4]   虚拟实践及其现实际遇 [J].
刘军 .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 :123-125
[5]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互动模式分析 [J].
杨柳 .
新西部, 2010, (12) :73-74
[6]   从共享、合作到集体行动 [J].
胡泳 .
中国企业家, 2009, (06) :35-35
[7]   群体网络与集体行动生发的可能性 [J].
曾鹏 .
浙江学刊, 2009, (01) :196-199
[8]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 [J].
郭小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31-639
[9]   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 [J].
冯建华 ;
周林刚 .
国外社会科学, 2008, (04) :48-53
[10]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14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