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践及其现实际遇

被引:2
作者
刘军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虚拟; 赛博空间; 虚拟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23 [认识论、反映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虚拟实践是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的实践方式。与现实实践相比,它具有实践主体"身体缺场"、实践客体数字化、实践过程虚拟化、实践场域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内在规定性。虚拟实践对人们现实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虚拟生存 [J].
贾英健 .
哲学动态, 2006, (07) :24-29
[2]   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 [J].
周甄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2) :40-46
[3]  
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M].刘丹鹤;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  
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曾国屏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6]  
单向度的人.[M].(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 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  
哲学人类学.[M].(德)兰德曼(Landmann;M;)著;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