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大气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网络特征
被引:30
|作者:
锁利铭
[1
]
阚艳秋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大气污染;
网络治理;
区域协作;
协同治理;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9.04.002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污染具有扩散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协同治理组织成为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并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组织。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这些组织的特征是区域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协同组织是通过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正式机构连接而成,具有网络特征的倾向,故以Provan提出的共享型(SG)、领导型(NLO)和行政型(NAO)三种网络治理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Ansell合作治理框架提出识别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结构的模型,并以我国实际组织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并非与三种网络治理模式完全对应,故分为联席类、牵头类和支持类三种组织。联席类组织适合于合作基础较好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联合性质的组织;牵头类组织适合于范围中等且成员异质性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领导、指挥和协调性质的组织;支持类组织适合于规模较大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成员多元化或领导性质的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9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