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黄土剖面S4古土壤及相邻黄土层分子化石与植被变化

被引:18
|
作者
张虎才 [1 ]
杨明生 [1 ]
张文翔 [1 ]
雷国良 [1 ]
常凤琴 [1 ]
蒲阳 [2 ]
樊红芳 [1 ]
机构
[1] 中国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洛川黄土; S4古土壤及相临黄土; 分子化石; 古植被和古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C-MS对洛川剖面S4古土壤及相邻L5,L4部分黄土样品的分子化石进行连续检测,获得包括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和类异戊二烯等丰富的类脂物分子,结合剖面高密度样品室内磁化率和粒度的测定结果,讨论了这一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植被演化历史.依据正构烷烃与磁化率和粒度的相关性,结合CPI指标认为黄土-古土壤样品中的分子化石虽然受异地源有机质的可能影响,但它们的相关性证明源自样品中的分子化石真实地反映了黄土-古土壤形成时期的植被状况.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与磁化率和粒度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在气候环境由冷干向暖湿变化时表现为较好的同步性;但在环境恶化过程中ACL记录则相对滞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及比值参数揭示:在黄土沉积L5向古土壤S4过渡过程中以C29为主峰,显示以木本输入为优势;在古土壤S4发育时期,以C31为主峰,显示草本比例相对增大、木本比例相对减小,具明显的草本输入优势.正构烷烃分析结果揭示:洛川剖面S4古土壤形成过程中以草本植被为主,没有发育典型的树林植被.
引用
收藏
页码:1634 / 16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21] Alkenones in Gephyrocapsa oceanica : Implications for studies of paleoclimate[J] . John K. Volkman,Stephanie M. Barrerr,Susan I. Blackburn,Elisabeth L. Sike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