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重构及特征

被引:57
作者
喻丰 [1 ,2 ]
彭凯平 [2 ,3 ]
郑先隽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3]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关键词
中国心理学; 大数据; 学科体系; 文化; 认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09 [心理学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实验方法使得心理学思想成为了心理学学科,并以此建构起了西化的科学心理学体系.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科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面临又一次的变革.大数据方法的特性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认识论特征不谋而合,这给予了中国心理学摆脱西化影响,并重构中国化心理学学科体系以机遇.我们认为,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遵循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构建原则.从研究文化与精神的心理表征,到社会生活情境的制约影响,再到个体的知、行、情、理、德的身心体验.真正达到孔德所描述的人类最后科学的境界,即"具有社会特性的生物个体在文化情境中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中国的心理学.而在这种新的理论体系之下,以大数据为根本研究范式的中国心理学将会超越传统心理学中样本—总体、个体—规律、情境—实验、数据—行为的二维争辩特性,创建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20 / 5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伦理美德的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分析:道德特质的意义、困惑及解析 [J].
喻丰 ;
彭凯平 ;
韩婷婷 ;
柏阳 ;
柴方圆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4) :128-139+160
[2]   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 [J].
彭凯平 ;
喻丰 ;
柏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6) :15-25+221
[3]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续) [J].
邓晓芒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7 (03) :1-12
[4]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 [J].
邓晓芒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7 (02) :1-10
[5]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perception [J].
Nisbett, RE ;
Miyamoto, Y .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5, 9 (10) :467-473
[6]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设计及统计分析.[M].孟庆茂; 刘红云; 赵增梅;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西方哲学史.[M].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决策与判断.[M].(美)普劳斯(Plous; S.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  
美的历程.[M].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