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38
作者
杜海娥 [1 ]
李正 [2 ,3 ]
郑煜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博物馆
[2]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与评价 [J].
苏萍 ;
边玲玲 ;
王卷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S1) (S1) :90-93
[2]   珠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J].
何秋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 (07) :99-105
[3]   基于SEP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J].
黄宇驰 ;
苏敬华 ;
吕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S1) (S1) :124-127
[4]   区域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 [J].
徐卫华 ;
杨琰瑛 ;
张路 ;
肖燚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06-312
[5]   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刘年磊 ;
卢亚灵 ;
蒋洪强 ;
程曦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296-305
[6]   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闫慧敏 ;
潘韬 ;
李鹏 .
资源科学, 2017, 39 (03) :379-395
[7]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以银川滨河新区总体规划为例 [J].
王敏 .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 (06) :37-42+48
[8]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 [J].
赵宏波 ;
马延吉 ;
苗长虹 .
地理科学, 2015, 35 (12) :1525-1532
[9]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喻忠磊 ;
张文新 ;
梁进社 ;
庄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9) :1107-1122
[10]   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 [J].
宁佳 ;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1) :13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