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与宪法关系的当代使命

被引:5
作者
曹相见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泰山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立宪主义; 规范效力; 价值暗合;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宪法应全面介入民法并非民法与宪法关系的真实使命。就历史演变而言,在前立宪主义时期,唯民法承担了权利保护的功能;近代立宪主义奠定了宪法的最高法地位,但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泾渭分明;社会国家时代,市民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民法、宪法各有新发展,导致了民法与宪法的"价值暗合"。就理论演变而言,一方面,以民法、宪法具有价值一贯性为前提的基本权利第三人直接/间接效力说,因有戕害私法自治之嫌而成明日黄花;宪法司法化理论还涉及对宪法属性、基本权利属性的误判;国家行为理论虽然关涉私人,但并不涉及宪法对民法的规范效力问题。另一方面,国家保护义务理论、民法的"宪法化"或民法承担"宪法性功能"之说则属于立法层面超越宪法规范效力的理论,属于社会法学的范畴。民法与宪法关系的当代使命应为在宪法与民法"价值暗合"的背景下,分别从基本权利和民事权利的角度实现人的全面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33]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 [J].
张文显 ;
于宁 .
中国法学, 2001, (01) :63-79
[36]   基本权利与私法 [J].
克劳斯-威尔海姆·卡纳里斯 ;
曾韬 ;
曹昱晨 .
比较法研究, 2015, (01) :171-195
[37]   论法国民法典的宪法化 [J].
李玲 .
北方法学, 2013, 7 (06) :110-116
[38]   人格权的“上天”与“下凡”——兼论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J].
张平华 ;
曹相见 .
江淮论坛, 2013, (02) :95-102
[39]   “宪法与民法论”在经济秩序中所面临的课题 [J].
濑川信久 ;
其木提 .
交大法学, 2012, (01) :115-126
[40]   宪法一词的西文起源及其演进考 [J].
徐国栋 .
法学家, 2011, (04) :29-4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