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51
|
作者
曹建华 [1 ]
蒋忠诚 [1 ]
杨德生 [2 ]
裴建国 [1 ]
杨慧 [1 ]
罗为群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关键词
岩溶环境; 碳酸盐岩溶蚀; 土壤侵蚀; 石漠化综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中国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成土物质先天不足,沿用水利部颁布的SL 190—19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显然与岩溶区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在分析影响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因素的基础上,收集相关的资料、数据和图层,估算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的风化成土速率,并将成土速率作为土壤允许流失量,厘定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标准分别为<30、30~100、100~200、200~5005、00~1000、>1000 t/(km2.a)。根据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过程的基本特点,对该地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抓住土壤侵蚀过程关键环节重点防治,2)不同岩溶石漠化区采取不同水土保持对策,3)积极推进生物篱技术,4)加强岩溶区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20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土壤蠕滑与岩溶坡地的土壤地下漏失
    张信宝
    王世杰
    贺秀斌
    汪阳春
    何永彬
    [J]. 地球与环境, 2007, (03) : 202 - 206
  • [2] 基于碳酸盐岩风化的碳源分析及土壤的影响作用机制
    朱明秋
    曹建华
    郭芳
    [J]. 中国岩溶, 2007, (03) : 202 - 206
  • [3] 贵州省碳酸盐岩地区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空间分布
    李阳兵
    王世杰
    魏朝富
    龙健
    [J]. 地球与环境, 2006, (04) : 36 - 40
  • [4] 不同植被下土壤碳转移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
    姜光辉
    [J]. 地球与环境, 2004, (01) : 90 - 96
  • [5]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万军
    蔡运龙
    路云阁
    何钢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3) : 148 - 153
  • [6] 碳酸酐酶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大气CO_2沉降中的意义.[J].刘再华.地球学报.2001, 05
  • [7]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
    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冯金良
    曹俊
    [J]. 中国岩溶, 2001, (03) : 17 - 22
  • [8] 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
    林玉石
    [J]. 地学前缘, 2001, (01) : 203 - 209
  • [9] 柠檬酸对石灰岩溶蚀动力模拟及岩溶意义
    曹建华
    潘根兴
    袁道先
    [J]. 中国岩溶, 2001, (01) : 4 - 7
  • [10]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对大气CO_2沉降的贡献.[J].刘再华.中国岩溶.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