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
被引:115
|作者:
盛朝迅
[1
]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
产业;
金融;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40203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环境友好等特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新技术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带来新赛道、数据等新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科技—产业—金融”顺畅循环、强大国内市场有力支撑、产业基础积淀和高素质劳动者、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六个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孕育形成的结果。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促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构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高素质劳动者和产业基础,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