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被引:66
作者
翟青 [1 ]
曹守新 [2 ]
机构
[1]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重大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D O I
10.19331/j.cnki.jxufe.202402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为理解新质生产力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新质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改造自然与社会进步协调一致的多维度突破跃升,体现生产的技术方式与组织方式协同演进的系统性变迁。在生产要素构成层面,新质生产力是指新型生产要素出现、原有生产要素的供给质量提升,以及各要素组合的配置效率改善;在产品和产业形态层面,新质生产力是指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以及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重大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构成新质生产力的突出内核,并赋予其鲜明的高质量发展特征。当前,影响制约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难题,集中表现为重大科技创新的核心动能不足、宏观经济治理面临两难困境以及世界格局动荡变革的外部冲击。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建设数实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效能,作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优先项与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J].
郭晗 ;
侯雪花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7 (01) :21-30
[2]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J].
王珏 ;
王荣基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7 (01) :31-47
[3]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
[4]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J].
蒲清平 ;
向往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1) :77-85
[5]   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与政策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黄群慧 ;
原磊 ;
杨耀武 ;
贺俊 ;
杨虎涛 .
经济研究, 2023, 58 (09) :4-21
[6]   平台经济运行规律及对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启示 [J].
蔡万焕 ;
张紫竹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2, (06) :109-115+203
[7]   工业稳增长:国际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02) :5-26
[8]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J].
杨春学 .
经济学动态, 2021, (09) :22-32
[9]   资本主义智能化生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J].
赵敏 ;
王金秋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 (06) :72-82
[10]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M].翟青.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