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机制研究——基于创新要素组合视角

被引:7
作者
曾德麟 [1 ]
蒋丽球 [1 ]
欧阳桃花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要素组合; 关键核心技术; 后发企业; 复杂产品; 案例研究;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24.05.008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阶段,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创新主体。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铁建重工研制盾构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聚焦突破两类关键核心技术:可靠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原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两类关键核心技术所需的创新要素组合分别为面向市场应用的成长式创新要素组合和面向技术研发的攻关式创新要素组合。两类创新要素组合以及“双向链接”机制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创新要素组合对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作用机制,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同时,本文对中国后发企业通过创新要素组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技术的本质.[M].布莱恩·阿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2]  
经济发展理论.[M].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90,
[3]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主体地位——基于数字化资源视角 [J].
欧阳桃花 ;
曹鑫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6 (02) :115-123
[4]   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J].
韩书成 ;
梅心怡 ;
杨兰品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 (09) :12-22
[5]   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田喜洲 ;
郭新宇 ;
杨光坤 .
科研管理, 2021, 42 (09) :61-70
[6]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J].
卢现祥 ;
李磊 .
学习与实践, 2021, (03) :30-44
[7]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测度 [J].
陶长琪 ;
徐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3) :3-22
[8]   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理及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 [J].
余维新 ;
熊文明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12) :34-39
[9]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J].
陈劲 ;
阳镇 ;
朱子钦 .
改革, 2020, (12) :5-15
[10]   区域创新要素的配置和结构失衡:研究进展、分析框架与优化策略 [J].
肖兴志 ;
徐信龙 .
科研管理, 2019, 40 (1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