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一个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被引:121
|
作者
王珏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24-01-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在最大程度释放人的创造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文从生产力三个构成要件对应性构建了衡量指标,提出了1-2-3-4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为后续生产力研究奠定了基础。“1”即一个关键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2”即两个根本原则,即最大程度释放人的聪明智慧原则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原则;“3”即三个基本要求,即低污染、低消耗、低投入;“4”即四个主要内容,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现代企业群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并提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四个主要路径:一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二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三是完善现有产业体系;四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德]马克思 著 人民出版社 1985,
  • [2] 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M] 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编 商务印书馆 1984,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