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90
|
作者
周文 [1 ]
李吉良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大国竞争格局,是针对当前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性提出的时代命题。新质生产力在驱动能力、支撑载体、发展方式、生产力要素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其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新质生产力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层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关键任务、价值遵循、发展要求、实践原则上体现出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在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宏观治理,更好地发挥国家主体作用;增强内在动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支撑载体,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强化持续保障,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