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匹配、吸收能力与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实现——国际经验与中国案例

被引:7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要素匹配; 吸收能力; 科技金融耦合; 价值链实现;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引入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讨论,并从要素匹配、吸收能力异质性出发,考察了吸收能力要素在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实现中的门槛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47个国家1980-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等吸收能力要素对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实现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金融耦合的过程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由严重失调衰退向良好协调发展的转变,但吸收能力要素水平较为低级,仍处于{中等经济基础、低制度环境、中等人力资本}阶段,如此不利于科技金融耦合价值链的实现。上述研究能为中国科技金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避免陷入"重规模、轻吸收"的"科技金融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J].
曹霞 ;
张路蓬 .
管理评论, 2017, 29 (07) :36-45
[2]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国现状的再审视 [J].
孔艳芳 ;
平萍 .
当代经济科学, 2016, 38 (04) :82-88+127
[3]   银行融资依赖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瑾华 ;
何轩 ;
李新春 .
管理评论, 2016, 28 (04) :98-108
[4]   金融生态、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 [J].
逯进 ;
朱顺杰 .
管理评论, 2015, 27 (11) :44-56
[5]   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学动态, 2015, (06) :56-66
[6]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来自3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J].
王仁祥 ;
杨曼 .
软科学, 2015, 29 (01) :33-36+41
[7]   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效率——金融市场化的作用 [J].
李后建 ;
张宗益 .
科研管理, 2014, 35 (12) :160-167
[8]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吸收能力门槛研究 [J].
何兴强 ;
欧燕 ;
史卫 ;
刘阳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52-76
[9]   要素禀赋、制度红利与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J].
邱斌 ;
唐保庆 ;
孙少勤 ;
刘修岩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07-119
[10]   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逯进 ;
周惠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9) :3-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