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废渣颗粒粒径对矿渣型泥石流起动的控制作用——以小秦岭金矿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徐友宁
陈华清
杨敏
柯海玲
张江华
刘瑞萍
乔冈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陕西潼关金矿区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废渣; 矿山泥石流; 颗粒级配; 成灾模式; 小秦岭金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物源的颗粒级配大小对于泥石流的起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亦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矿废石渣构成的矿渣型泥石流,物源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泥石流。通过对小秦岭金矿区采矿废石渣、尾矿沙、残坡积土的颗粒级配、孔隙度、透水性能的研究,与其他地区泥石流物源级配进行了差异对比,探讨了采矿废渣颗粒级配对泥石流起动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采矿废石渣松散无联结,粒径变化于0.075~470mm之间,其中大于2mm的砾级含量占总渣量的93.33%,平均粒径为61.2mm,以卵石级为主,粘粒物质几乎没有。粒径小于5mm的废石渣的渗透系数是选矿尾矿渣的103.5陪、残坡积土的2倍、蒋家沟泥石流物源的4.9倍,实际上采矿废石渣堆的渗透系数比试验测试的数据更大。废石渣的松散无联接、高孔隙率及极高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常遇降水难以导致废石渣堆起动。结合研究区历史上发生的泥石流,构建了堵溃型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模式,据此提出了清理占据行洪通道的废渣、疏浚行洪通道、修建拦渣挡墙的泥石流防治理念,避免拦沟修筑重力坝。
引用
收藏
页码:1993 / 20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矿山泥石流特点及其防灾减灾对策 [J].
徐友宁 ;
何芳 ;
张江华 ;
陈华清 ;
徐冬寅 ;
杨敏 ;
乔彦军 .
山地学报, 2010, (04) :463-469
[2]   基于人工模拟试验的小秦岭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起动研究 [J].
徐友宁 ;
曹琰波 ;
张江华 ;
陈华清 ;
杨敏 ;
王显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7) :1388-1395
[3]   小秦岭大湖峪矿渣型泥石流的物源特征及其危险度评价 [J].
陈华清 ;
徐友宁 ;
张江华 ;
何芳 ;
刘向东 ;
曹琰波 .
地质通报, 2008, (08) :1292-1298
[4]   小秦岭金矿区泥石流成因、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 [J].
邢永强 ;
郑钊 ;
赵鸿燕 ;
曹希强 ;
张洪波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7) :43-45
[5]   潼关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J].
徐友宁 ;
陈社斌 ;
何芳 ;
刘瑞萍 ;
张江华 ;
柯海岭 .
山地学报 , 2006, (06) :667-671
[6]   滑坡转化泥石流起动的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J].
陈晓清 ;
崔鹏 ;
冯自立 ;
陈杰 ;
李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106-116
[7]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 [J].
冯自立 ;
崔鹏 ;
何思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8-14
[8]   矿产资源开发与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J].
陈廷方 ;
崔鹏 ;
刘岁海 ;
侯兰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2) :179-182
[9]   基于黏土颗粒含量的泥石流容重计算 [J].
陈宁生 ;
崔鹏 ;
刘中港 ;
韦方强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 (S1) :164-174
[10]   湖北省巴东县桐木园山坡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预警指标——以2003-03-31强降雨过程为例 [J].
张永双 ;
吴树仁 ;
赵越 ;
何锋 ;
石菊松 ;
罗菊英 .
地质通报, 2003, (10) :8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