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国量刑程序的理论解读

被引:50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量刑建议; 量刑意见; 量刑情节; 量刑调查; 量刑辩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2010年10月1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中国正式确立。按照这一量刑程序,检察机关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当事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有义务收集量刑证据,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改革者在简易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以及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分别确立了各不相同的量刑审理程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的确立,对于量刑裁判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和适度对抗化固然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但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出台.[N].陈永辉;.人民法院报.2009,
[2]  
最高法院发布二五改革纲要.[N].陈永辉;.人民法院报.2005,
[3]   论量刑辩护 [J].
陈瑞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8) :3-11
[4]   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 [J].
陈瑞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26-32
[5]   论量刑信息的调查 [J].
陈瑞华 .
法学家, 2010, (02) :9-24+176
[6]   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 [J].
李玉萍 .
法学家, 2010, (02) :47-55+177
[7]   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1) :126-133+135
[8]   量刑程序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J].
陈瑞华 .
当代法学, 2010, 24 (01) :30-38
[9]   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9, (01) :163-179
[10]   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 [J].
李玉萍 .
法律适用, 2008, (04)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