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的悖论

被引:50
作者
田新玲 [1 ]
黄芝晓 [2 ]
机构
[1]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公共数据开放; 个人隐私保护; 数据隐私权; 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大数据时代,"公共数据开放"作为一种"自由、平等、开放、协作"的人类开源精神,却在公共云端侵害了个人数据隐私权。除了大数据技术上的原因,还存在诸多结构上的因素:被操纵的公共领域与内心领域的融合趋向、技术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公众网络社会的抗争、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等。如果摈弃技术乌托邦主义转而采取生态主义的整体观,就容易厘清"公共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矛盾。现实中我们应还原开源精神,尊重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数据存在方式,尽快出台数据隐私权保护政策,制定大数据产业的行业自律条例,树立公众数据开放观念、提高公众大数据技术素养。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传播新科技与都市知识劳工的新贫问题研究 [J].
曹晋 ;
许秀云 .
新闻大学 , 2014, (02) :93-105
[2]   大数据与开放数据的政策框架:问题、政策与建议 [J].
John Carlo Bertot ;
郑磊 ;
徐慧娜 ;
包琳达 .
电子政务, 2014, (01) :6-14
[3]   信息技术背景下公共领域的隐私问题 [J].
吕耀怀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30 (01) :54-59
[4]   个人数据隐私权“被商品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J].
魏方 .
科技与法律, 2011, (01) :75-79
[5]  
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 李洁.复旦大学. 2007
[6]  
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赵国栋, 2013
[7]  
大数据[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涂子沛, 2012
[8]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人民出版社 , (美) 贝尔 (Bell, 2010
[9]  
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M]. 法律出版社 , 谈李荣, 2008
[10]  
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乔治·拉伦(JorgeLarrain)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