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广义心学——深度学习和本心的时间含义刍议

被引:12
作者
张祥龙
机构
[1]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哲学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广义心学; 深度学习; 本心; 时间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本文尝试从哲理角度来理解近些年人工智能的新进展,以及它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首先说明人工智能出现的哲学背景,进而阐明导致这次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深度学习"方法的思想含义。为了尽量原本地显现人类心智的特性,以便与这种人工智能进行比较,本文诉诸广义心学,思考这个古老传统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见地。在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带来的危险性的同时,提出一种虽然薄弱但毕竟值得思考的可能性,即一种由于深度时间化而突破了与人类意识包括其深层意识(本心)隔膜的人工智能,真正拥有人的天然情感、道德感、艺术感和神圣感,从而成为人类的真正知心者、保护者和善良的帮助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深度学习.[M].伊恩·古德费洛;约书亚·本吉奥;亚伦·库维尔;张志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978-7-115-46147-6
[2]  
人工智能.[M].(美) 罗素 (Russell;S.J.) ; (美) 诺维格 (Norvig;P.)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M].何传启;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4]  
思想避难.[M].张祥龙;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西方哲学笔记.[M].张祥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成唯识论校释.[M].(唐)玄奘译;韩廷杰校释;.中华书局.1998,
[7]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8]  
印度哲学.[M].姚卫群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坛经》对勘.[M].郭朋.齐鲁书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