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控制与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

被引:34
作者
郑志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企混改; 监督过度; 激励扭曲; 战略投资者; 分权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面临实践的困惑和理论的争论。一方面,混改引入的战投在改善公司治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扮演的角色困扰着政策制定者;另一方面,原本作为国企改革理论基础的现代产权理论受到来自"同股不同权"相关实践的挑战。在剖析国企改革动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国企混改试图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导致的监督过度,"不该管乱管"的问题;二是所有者缺位和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下的激励扭曲,"该管的却不管"的问题。引入民营资本背景的战投、形成分权控制格局则有助于上述问题的缓解,成为本轮国企混改所应遵循的内在逻辑。分权控制理论也成为目前阶段我国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核心是在主要股东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建立一种自动纠错机制,以有效地避免大股东一股独大导致的监督过度和决策失误,形成对经理人的制约,避免内部人控制,并在不同股东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共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18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合伙人制度与创业团队控制权安排模式选择——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 [J].
郑志刚 ;
邹宇 ;
崔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0) :126-143
[2]  
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志刚, 2018
[3]  
从万科到阿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志刚, 2017
[4]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s[J] . Morten Bennedsen,Daniel Wolfenz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5]  
改革亲历者陈清泰:国企改革呼唤新突破 .2 王雅洁,欧阳晓红. 经济观察报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