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被引:15
作者
娄文婧 [1 ]
李义安 [2 ]
机构
[1]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2]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格; 适应,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等测量工具,对随机整班抽取的聊城大学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外向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直接作用。外向对积极心理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较小。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直接作用,以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与外向特点相当,对积极心理的直接作用明显高于外向。结论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38+141 +1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J].
李俊丽 ;
梅清海 ;
于承良 ;
章爱先 ;
翟庆海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1) :75-76
[2]   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J].
赵然 ;
方晓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9) :35-38
[3]   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 [J].
李俊丽 ;
梅清海 ;
丛建波 ;
邵秀巧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4) :282-282
[4]   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 [J].
王渭玲 ;
汪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2) :118-119
[5]   警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J].
胡赤怡 ;
崔占君 ;
戴晓阳 ;
陈向一 ;
高北陵 ;
侯意 ;
关亚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9) :642-643+641
[6]   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 [J].
李虹 ;
梅锦荣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1) :75-79
[7]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J].
钱铭怡 ;
武国城 ;
朱荣春 ;
张莘 .
心理学报, 2000, (03) :317-323
[8]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应付方式与人格 [J].
梁宝勇 ;
郭倩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01)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