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生态复兴:兼论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基础

被引:2
作者
齐晔
蔡琴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华文明; 生态复兴;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了应对目前随工业文明发展而出现的种种不和谐、不可持续现象的挑战,而且要以一种崭新的文明思想和形态实现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升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文化和思想基础。仅凭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兴盛有赖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升华和进步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其发展的前提。西方的兴盛不仅在于工业化大生产及相应的设备和科技的全球普及,更在于与工业文明相一致的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全球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兴盛更准确地说是起始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文艺复兴。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华文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全球经济整合、生物圈遭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中华文明可望以生态文明的形态得以升华和复兴,并从根本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华文化的记忆 [J].
余秋雨 .
国学, 2007, (09) :4-13
[2]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 2006
[3]  
战略演讲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树勇主编, 2006
[4]  
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加)D.保罗·谢弗(D.PaulSchafer)著, 2006
[5]  
历史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著, 2005
[6]  
人类与大地母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J.Toynbee)著, 2001
[7]  
现代生态学透视[M]. 科学出版社 , 马世俊主编, 1990
[8]  
新工具[M]. 商务印书馆 , (英)培根(FrancisBacon)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