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公有制经济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78
作者
谢莉娟 [1 ,2 ]
万长松 [1 ]
武子歆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流通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流通业; 城乡收入差距; 公有制经济; 农村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724 [商品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流通业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以及公有制经济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并基于2006-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公有制经济能够强化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主要表现在批发零售行业和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有制经济的调节效应主要表现在物流运输行业和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且集体经济的调节效应更突出。进一步从收入视角看,流通业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公有制经济正向调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未来应强化公有制经济在流通领域的主体作用,并结合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发展,以进一步放大流通业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农村基础设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与非农就业 [J].
骆永民 ;
骆熙 ;
汪卢俊 .
管理世界, 2020, 36 (12) :91-121
[2]   省联社干预对农信机构信贷行为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省联社官网信息的文本分析与实证检验 [J].
张正平 ;
夏海 ;
毛学峰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9) :21-40
[3]   互联网发展、城镇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J].
左鹏飞 ;
姜奇平 ;
陈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7) :71-91
[4]   社会再生产中的流通职能与劳动价值论 [J].
王晓东 ;
谢莉娟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6) :72-93+206
[5]   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视角的解释 [J].
刘欢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5) :55-75
[6]   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 [J].
程名望 ;
张家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2) :19-41
[7]   高铁开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转移视角的解释 [J].
余泳泽 ;
潘妍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1) :79-95
[8]   中国经济转型40年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J].
李实 ;
朱梦冰 .
管理世界, 2018, 34 (12) :19-28
[9]  
互联网与国内区域市场整合:促进还是阻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检验[J]. 谢莉娟,严玉珊,张昊.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8(04)
[10]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镇化: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 [J].
罗知 ;
万广华 ;
张勋 ;
李敬 .
经济研究, 2018, 53 (07) :8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