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数据“二次使用”中的边界

被引:48
作者
顾理平
杨苗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隐私; 二次使用;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大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并不仅局限于数据的基本用途,深入发掘与分析后的"二次使用"已属常态。个人隐私数据的"二次使用"不仅成为了企业的商机,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是"二次使用"产生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个人隐私数据"二次使用"行为的普遍存在,公共领域与个人领域交织、技术发展的悖论、隐私保护法律体系的缺失等都导致了这种状态的存在,公民的人身权甚至财产权时时处在潜在的或现实的侵害状态。必须借鉴传播隐私管理理论进行个人隐私数据的管理,从而联合各方协调管理好隐私边界,妥善保护公民隐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6+128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方新闻传播学关于社交网络中隐私侵权问题的研究现状 [J].
徐敬宏 ;
张为杰 ;
李玲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10) :146-158
[2]  
我爱偷窥[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涅兹维奇, 2014
[3]  
赤裸裸的未来[M].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塔克尔, 2014
[4]  
数字眩晕[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基恩, 2012
[5]  
大数据时代[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6]  
隐私不保的年代[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沙勒夫 (Solov, 2011
[7]  
消失的地域[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 2002
[8]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9]  
群体性孤独 .2[美]雪莉.特克尔,周逵,刘菁荆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