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超越与回归
被引:5
|
作者
:
石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石英
机构
:
[1]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
2017年
/ 02期
关键词
:
质性研究;
量化分析;
大数据;
方法论;
社会学想象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分别源于两种不同传统,演变为方法论的分离和对立。大数据的兴起或许会给解决这种"两张皮"的现状带来机遇。从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到大数据方法,研究工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研究对象——社会本体的变迁。大数据研究促使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走向融合,社会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也获得了交汇的途径,大数据方法是对既有研究方法的超越,也蕴含着社会学想象力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125 +125-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
应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应星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
(04)
: 59
-
63
[2]
大数据时代“小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作用
解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
解明明
[J].
中国统计,
2016,
(07)
: 66
-
67
[3]
再论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回应刘林平教授的质疑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潘绥铭
[J].
新视野,
2016,
(04)
: 127
-
128
[4]
大数据有“原罪”吗?——与潘绥铭教授商榷
刘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刘林平
唐斌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唐斌斌
蒋和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蒋和超
[J].
新视野,
2016,
(04)
: 122
-
126
[5]
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潘绥铭
[J].
新视野,
2016,
(03)
: 32
-
35
[6]
破除“方法主义”迷信:中国学术自立的出路
渠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渠敬东
[J].
文化纵横,
2016,
(02)
: 81
-
87
[7]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
冯仕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冯仕政
[J].
大数据,
2016,
2
(02)
: 3
-
16
[8]
新计算社会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研究
罗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罗玮
罗教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罗教讲
[J].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3)
: 222
-
241+246
[9]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冯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冯登国
张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张敏
李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李昊
[J].
计算机学报,
2014,
37
(01)
: 246
-
258
[10]
社会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孟小峰,李勇,祝建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12)
←
1
2
→
共 16 条
[1]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
应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应星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
(04)
: 59
-
63
[2]
大数据时代“小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作用
解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
解明明
[J].
中国统计,
2016,
(07)
: 66
-
67
[3]
再论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回应刘林平教授的质疑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潘绥铭
[J].
新视野,
2016,
(04)
: 127
-
128
[4]
大数据有“原罪”吗?——与潘绥铭教授商榷
刘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刘林平
唐斌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唐斌斌
蒋和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蒋和超
[J].
新视野,
2016,
(04)
: 122
-
126
[5]
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潘绥铭
[J].
新视野,
2016,
(03)
: 32
-
35
[6]
破除“方法主义”迷信:中国学术自立的出路
渠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渠敬东
[J].
文化纵横,
2016,
(02)
: 81
-
87
[7]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
冯仕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冯仕政
[J].
大数据,
2016,
2
(02)
: 3
-
16
[8]
新计算社会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研究
罗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罗玮
罗教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罗教讲
[J].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3)
: 222
-
241+246
[9]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冯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冯登国
张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张敏
李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李昊
[J].
计算机学报,
2014,
37
(01)
: 246
-
258
[10]
社会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孟小峰,李勇,祝建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1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