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同伴效应分析——基于上海2012年PISA数据

被引:25
作者
袁玉芝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同伴效应; PISA; 分位数回归;
D O I
10.16194/j.cnki.31-1059/g4.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文利用上海2012年的PISA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同伴的成绩、家庭经济背景以及性别结构对个体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教育生产函数中的重要因素的同伴的确对个体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整体而言,同伴的平均成绩越大,标准差越小,对个体的学业发展越有益。同伴的性别结构对学生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女生比例越高,个体的成绩越高。处于较低成绩分位数的学生,受同伴的平均成绩的影响较大,但同时也受到同伴成绩的标准差的较大的负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25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陆移民学生如何影响香港本地学生的学业成就?——基于PISA数据的同伴效应实证研究 [J].
曹妍 .
教育与经济, 2013, (04) :47-55
[2]   同伴特征与初中学生成绩的多水平分析 [J].
杨钋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7 (04) :50-64+189
[3]   Do peers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in China's secondary schools? [J].
Ding, Weili ;
Lehrer, Steven F.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 89 (02) :3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