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AI智评
热点
更多
数据
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转型及制度诉求分析
被引:4
作者
:
李晓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晓燕
[
1
,
2
]
谢长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谢长青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翠迎
[
3
]
机构
:
[1]
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
:
学习与探索
|
2009年
/ 02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中国农民工;
社会网络;
制度诉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
1407 ;
摘要
:
流动农民工社会网络是以初级群体为主的社会网络格局,呈现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的特点。但是,这种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在支持刚进城的农民工尽快适应环境的同时,也阻碍了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农民工要在城市中进一步发展,除了利用现有的同质关系外,必须扩展新的社会关系网。在现阶段,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对于实现流动人口全面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
[J].
谢桂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谢桂华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84
-87+89+88+90
[2]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
李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
-17+242
[3]
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
[J].
曹子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干部,博士
曹子玮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99
-110
[4]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弘强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2)
:46
-59
[5]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力
.
江海学刊,
2002,
(06)
:82
-88+206
[6]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
-52
[7]
农村社区劳动力流动中职业群体的网络特征和职业地位研究[D]. 谭晓萍.中南大学 2006
←
1
→
共 7 条
[1]
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
[J].
谢桂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谢桂华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84
-87+89+88+90
[2]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
李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
-17+242
[3]
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
[J].
曹子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干部,博士
曹子玮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99
-110
[4]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弘强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2)
:46
-59
[5]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力
.
江海学刊,
2002,
(06)
:82
-88+206
[6]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
-52
[7]
农村社区劳动力流动中职业群体的网络特征和职业地位研究[D]. 谭晓萍.中南大学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