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被引:18
作者
邓晓芒
机构
[1]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律; 儒家; 乡愿; 伪善; 自由意志; 诚;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5.01.012
中图分类号
B82-06 [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本文立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儒家伦理“圣法心传”和“诛心之论”的内在结构进行了分析 ,指出儒家虽然强烈反对“乡愿” ,但其“道德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实用主义基本立场使它具有一种结构性的和体制性的乡愿 ,康德则把伪善认定为人性中的根本恶 ,但认为在历史中恶能为善开辟道路 ,并通过将道德的根基建立于不可知因而也不可限定的自由意志之上而提供了对治儒家乡愿的一副解毒剂。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鲁迅思想矛盾探源 [J].
邓晓芒 .
鲁迅研究月刊, 2001, (02) :26-32
[2]  
实用人类学.[M].(德)康德(Kant)著;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s)著;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