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典型强对流天气的温度场结构特点

被引:3
|
作者
肖现
陈明轩
孔荣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对流风暴; 温度场; 大风; 雷达伴随同化分析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8年9月4日一次雹暴、大风的典型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VDRAS对温度场、垂直速度场等进行了较好的模拟,温度场的冷暖池结构对维持风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风暴的传播也对冷池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大风的形成与降雹区较干的空气及冷池紧邻降水区附近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307 +3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陕西两次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
    刘勇
    王楠
    刘黎平
    [J]. 高原气象, 2007, (02) : 380 - 387
  • [2] 多普勒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
    杨艳蓉
    李柏
    张沛源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 95 - 110
  • [3] 北京一次典型灾害性雹暴、大风的形成过程与云物理特征
    郭学良
    付丹红
    [J]. 科学通报 , 2003, (S2) : 65 - 69
  • [4] 旬邑地区冰雹云的早期识别及数值模拟
    肖辉
    吴玉霞
    胡朝霞
    李宏宇
    雷恒池
    洪延超
    黄美元
    樊鹏
    梁谷
    屈铁木
    [J]. 高原气象, 2002, (02) : 159 - 166
  • [5] 一次强雹暴系统及其阵风锋的雷达回波研究
    刘娟,宋子忠,李金城
    [J]. 气象, 1996, (01) : 13 - 17
  • [6]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的研究
    王笑芳
    丁一汇
    [J]. 大气科学, 1994, (02) : 173 - 183
  • [7] 强对流天气的几个问题
    雷雨顺
    [J]. 大气科学 , 1980, (01) : 94 - 102
  • [8] 用不稳定能量理论分析和预报夏季强风暴的一种方法
    雷雨顺
    吴宝俊
    吴正华
    [J]. 大气科学, 1978, (04) : 297 - 306
  • [9] 雷达气象学[M]. - 气象出版社 , 张培昌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