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与实践

被引:72
作者
徐晓全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新型社会组织; 乡贤理事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村何以实现有效治理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当前各地围绕乡村治理的探索中,介于官方与民间的新型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乡村治理事务,逐渐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乡村治理职能。通过广东云浮市乡贤理事会的案例分析发现,新型社会组织解决了政府纵向治理能力不足和社会横向治理能力缺失的问题,使乡村的治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对于破解当前乡村治理危机和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地方治理中新型社会组织的生成与意义——以H市平安协会为例 [J].
张小劲 ;
李春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1 (04) :37-44
[2]   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与影响 [J].
郑茂刚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3) :10-12
[3]   乡村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 [J].
陈焱 ;
张红杰 .
江汉大学学报, 2005, (03) :49-53
[4]   乡政村治—— 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模式 [J].
张厚安 .
政策, 1996, (08)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