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
被引:8
作者:
吴彦潮
赵翠薇
韩冰倩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效应分析;
山地流域;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7.01.020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地形因子是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有着直接作用。以乌江北源2000年、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高程、坡度、地形位指数3个指标,分析了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反映了山地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点;(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梯度特征明显。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用地在低地形梯度上有明显分布优势。林地、未利用地分布优势在高地形梯度上;(3)耕地、建设用地优势分布主要受坡度梯度的影响,高程梯度决定了水域用地的分布,这与其他平原、丘陵地区有所不同。地形因素是山地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其他社会、经济、人文因素都对该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在对山地流域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保障河流源区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2
+2
页数:7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