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

被引:8
作者
吴彦潮
赵翠薇
韩冰倩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效应分析; 山地流域;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7.01.020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地形因子是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有着直接作用。以乌江北源2000年、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高程、坡度、地形位指数3个指标,分析了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反映了山地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点;(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梯度特征明显。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用地在低地形梯度上有明显分布优势。林地、未利用地分布优势在高地形梯度上;(3)耕地、建设用地优势分布主要受坡度梯度的影响,高程梯度决定了水域用地的分布,这与其他平原、丘陵地区有所不同。地形因素是山地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其他社会、经济、人文因素都对该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在对山地流域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保障河流源区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2 +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分析——以韶关市大塘镇为例 [J].
刘文 ;
陈世发 .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 (03) :79-82+2
[2]   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J].
郜红娟 ;
张朝琼 ;
张凤太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 (01) :62-70
[3]   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特征与变化研究 [J].
武爱彬 ;
刘欣 ;
赵艳霞 ;
秦彦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1) :181-185
[4]   甘肃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J].
高彦净 ;
巩杰 ;
贾珍珍 ;
谢余初 ;
钱大文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5) :680-686
[5]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J].
孙丕苓 ;
许月卿 ;
王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4) :277-288
[6]   基于DEM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李丹 ;
刘丹丹 ;
赵金祥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01) :66-70+2
[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8]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 [J].
刘玲 ;
王勇 ;
谢世友 ;
龙宓 ;
彭安琪 ;
韩耀炜 .
中国岩溶, 2013, 32 (04) :462-471
[9]   基于地形梯度的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研究 [J].
许宁 ;
张广录 ;
刘紫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10) :1284-1292
[10]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格局与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郭洪峰 ;
许月卿 ;
吴艳芳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60-16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