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

被引:35
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沈珍瑶
郦建强
金菊良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3]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安徽合肥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评价标准;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1.014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探讨了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倒S型曲线和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标准,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遗传投影寻踪方法(GPPM)。给出了GPPM实施的步骤,并对黄河流域涉及的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黄河流域水资源总体上可再生能力较弱。GPPM的评价结果是实数值,具有直观性、有效性和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参数优选算法研究及其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D].杨晓华.河海大学.2002, 02
[2]   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刘昌明 .
地理科学, 2002, (02) :162-165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88-197
[4]   水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J].
金菊良 ;
魏一鸣 ;
丁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4) :431-434
[5]   投影寻踪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J].
李祚泳 .
自然杂志, 1997, (04) :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