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治理与气候变化:内蒙古草原案例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10
作者
张倩 [1 ]
艾丽坤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适应性治理; 社会脆弱性; 恢复力; 草原保护; 社会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适应性治理通过边学边做,针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系统、地方知识文化等基本特征,基于一个动态、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过程不断测试和修正制度安排与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通过内蒙古3个地区案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对其气候变化风险和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发现其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程度的社会脆弱性正是源于不同的草原利用机制和基于此的社会合作机制。正是因为3个案例地的牧民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记忆,所以他们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牧户可以依赖于社会资本移动牲畜来渡过难关,有的牧户则可以在嘎查范围内重启社会记忆,通过合理安排草场利用和移动牲畜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而有的牧户则只能通过买草料独立抗灾。这样不同的结果有力证明了适应性治理在提升这些地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地区层面引入适应性治理,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利于自然、社会及管理的多学科协同,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和协同推广理念不谋而合,是"未来地球"思想在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的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全球变化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方法的探讨 [J].
艾丽坤 ;
王晓毅 .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 (11) :1278-1286
[2]   可持续性科学中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同 [J].
艾丽坤 ;
杨颖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5, 37 (04) :468-471
[3]   气候变化下适应性治理的学习模式研究——以哈密地区水权转让为例 [J].
邓敏 ;
王慧敏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1) :215-222
[4]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J].
张倩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6) :171-195+245
[5]   近40年内蒙古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J].
裴浩 ;
Alex Cannon ;
Paul Whitfield ;
郝璐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4) :443-450
[6]   近47年(1961—2007年)内蒙古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高涛 ;
肖苏君 ;
乌兰 .
内蒙古气象, 2009, (01) :3-7+49
[7]   干旱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综合影响评价 [J].
赵媛媛 ;
何春阳 ;
李晓兵 ;
黄庆旭 ;
杨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23-135
[8]   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的多尺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路云阁 ;
李双成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4, (04) :432-438
[9]  
Adaptive Governance, Uncertainty, and Risk: Policy Framing and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rought, and Flood[J] . Hurlbert Margot,Gupta Joyeeta.Risk analysi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 . 2016 (2)
[10]  
Integrating adaptive governance and participatory multicriteria methods: a framework for climate adaptation governance[J] . Stefania Munaretto,Giuseppina Siciliano,Margherita E. Turvani.Ecology and Society .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