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被引:41
作者
杨燕绥
赵建国
韩军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养老保障; 弹性系数; 弹性模量; 集体补助; 参保率; 农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正> 问题的提出如何将学习和贯彻新宪法“三个代表”的原则落在农民利益上,本文研究证明了以下三个悖论: 解决农民养老保障(以下简称“农保”)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和制度创新;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养老金不是富裕农民的专利,而是帮助农民脱贫的公共政策手段之一。不要等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后再考虑农村问题,尽早建立可以整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平台,对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不是扶贫政策,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1.一般议论目前,我国正处于解决农保问题的战略机遇期,前进则一举多得,不进则退,农保制度安排的成本将成倍增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50
页数:1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