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英大学的博士互聘网络——基于化学学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丽萍 [1 ]
沈文钦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高校互聘网络; 化学学科; 学术劳动力市场; 社会网络分析; 博士就业;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9.11.14
中图分类号
O6-4 [];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3 ; 040106 ;
摘要
以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名化学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博士毕业单位出发构建了样本数为2 387的互聘矩阵网络;通过图表数据处理和UCINET软件计算呈现的数据规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分析了国内精英大学化学学科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的主要特征、密度、中心度和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国内精英大学的化学学科已经建立了相对紧密的互聘网络;国内精英大学化学学科存在显著的层级结构;互聘网络中的层级地位,主要与科系历史声誉、所属大学声誉和地域三大因素有关;互聘网络中存在地域封闭性特征,东北地区尤其显著;自2011年青年千人计划出台以来,随着对海外人才引进的重视,国内各化学博士点内部的互聘网络有所削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谁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教职——基于北大、清华2011—2017年新任教师的履历分析 [J].
李潇潇 ;
左玥 ;
沈文钦 .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08) :47-52
[2]   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基于中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分析 [J].
徐志平 ;
刘怡 .
高教探索, 2018, (03) :109-115
[3]   人才项目嵌入与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状态审视 [J].
谢冬平 .
高校教育管理, 2017, 11 (06) :41-46
[4]   海外青年学术人才引进政策效应分析——以“青年千人计划”项目为例 [J].
孙玉涛 ;
张帅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4) :511-519
[5]   我国博士生教育需求的政策分析——基于二元需求的视角 [J].
沈文钦 ;
高耀 ;
王传毅 .
教育学术月刊, 2016, (12) :33-41
[6]   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的院系分层与结构化特征——基于部分物理学学者学缘的社会网络分析 [J].
张斌 .
教育研究, 2013, 34 (01) :84-90+96
[7]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 [J].
阎光才 .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7 (04) :31-38
[8]   Measuring Quality in Communication Doctoral Education Using Network Analysis of Faculty-Hiring Patterns [J].
Barnett, George A. ;
Danowski, James A. ;
Feeley, Thomas Hugh ;
Stalker, Jordan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0, 60 (02) :388-411
[9]  
Reputational quality of academic programs: The institutional halo[J] . James S. Fairweather.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1988 (4)
[10]  
The effects of the mentor on the academic career[J] . J. S. Long,R. McGinnis. Scientometrics . 19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