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再估计及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比较

被引:23
作者
尹向飞 [1 ]
欧阳峣 [2 ]
机构
[1]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Network-IOSP指数法;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阶段; 环境治理阶段;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9080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计,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利用该方法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TFP增长缓慢,年均增长1.64%,生产阶段TFP的增长是其主要推动力。各时间段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归因于生产阶段TFP差异。通过对8类经济增长模式之间优劣进行单边检验,发现大多数模式不存在显著性优劣差异。研究创新:将污染排放物的综合利用纳入TFP测算体系,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并从生产阶段和环境治理阶段进行分解,打开了TFP增长的黑箱,并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TFP增长的源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9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研究 [J].
尹向飞 ;
段文斌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12) :24-36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果评估——基于EBM-Luenberger模型 [J].
李政大 ;
袁晓玲 ;
苏玉波 .
财贸经济, 2017, 38 (01) :21-33
[4]   规模收益可变下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基于改进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J].
胥敬华 ;
杜娟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S1) (S1) :883-889
[5]   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吴传清 ;
董旭 .
中国软科学, 2016, (03) :73-83
[7]   中国上市银行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再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方向性距离SBM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小胜 ;
张焕明 .
财经研究, 2015, 41 (09) :79-95
[8]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 [J].
李兰冰 ;
刘秉镰 .
经济研究, 2015, 50 (08) :58-72
[9]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与治理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SBM网络模型和全局Malmquist方法 [J].
李静 ;
倪冬雪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3) :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