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劳动争议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15
作者
于桂兰 [1 ]
宋冬林 [2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商学院
[2] 长春税务学院
[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劳动争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工资高低是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研究了全国和12个省(市)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前后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与劳动争议增长的关系,分析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前后全国和12个省(市)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用统计分析数据证明了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对劳动争议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偏低;第二,伴随工资的增长,劳动争议数量也在增加;第三,伴随GDP的增长,劳动争议数量在增加,说明劳动报酬的增长未能与国民财富的增长相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4+135 +13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 [J].
须华斌 .
商业经济, 2004, (08) :76-77
[3]   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 [J].
陈永正 .
经济学家, 2003, (04) :13-18
[4]   界定劳动力价值数量的一种思路及其现实意义 [J].
刘明远 ;
乔于桐 .
集宁师专学报, 2003, (01) :1-9
[5]  
双产权制度论.[D].王金柱.中共中央党校.2003, 03
[6]  
国富论.[M].(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7]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