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功能论

被引:13
作者
冯亚东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教授
关键词
犯罪认知体系; 犯罪构成; 三大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成文刑法作为概念/符号系统,在观照具体事案时不可避免地有其自身局限。要适应生活现实,就需要解释刑法——犯罪构成乃刑法解释学在刑法文本基础上所建构之理论模型,即属于一种理论层面上自觉自为的犯罪认知体系。不同法系基于各自历史原因自会形成其操控刑法甄别犯罪之不同认知体系。犯罪构成作为理论模型具有三大认知功能——进行条件列示、作出语义阐释和提供路径导向,三大功能之协同运作才可致静态的刑法文本循理论范式诱导而准确切入事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 [J].
苏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96-108+206
[2]   日本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J].
黎宏 .
法学评论, 2004, (05) :115-122
[3]   犯罪构成模型论 [J].
冯亚东 ;
胡东飞 .
法学研究, 2004, (01) :72-81
[4]   论犯罪构成的结构与功能 [J].
宗建文 .
环球法律评论, 2003, (03) :303-308
[5]   犯罪构成比较研究 [J].
姜伟 .
法学研究, 1989, (03) :37-43
[6]  
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斯蒂文·J.伯顿主编, 2005
[7]  
罪与刑的探索之道[M].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冯亚东著, 2005
[8]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4
[9]  
法理学[M]. - 法律出版社 , (德)伯恩·魏德士(BerndRuthers)著, 200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解[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曹子丹,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