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

被引:238
|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强制性的排除; 自由裁量的排除; 可补正的排除; 程序性裁判; 证明责任分配;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0.06.011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新颁行的两部司法解释确立了颇具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诸如对"强制性排除"与"自由裁量的排除"的确立,针对若干程序瑕疵所建立的"可补正的排除"规则等,都体现了该项规则在实体构成方面的特点。而包括程序审查优先、法庭初步审查、程序性裁判、证明责任倒置等规则的确立,则意味着该项规则在程序实施方面所具有的一些创新性。改革者不仅要推动该证据规则的颁行,更应关注该规则的有效实施问题。而为了有效实施这一证据规则,改革者需要构建针对侦查行为合法性问题的司法审查机制,确立以司法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并就刑事司法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 法律出版社 , 张军, 2010
  • [2] 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 2004
  • [3]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释疑[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孙军工等[著], 2002
  • [4]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M]. 法律出版社 , 江礼华,杨诚主编, 2001
  • [5] 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M]. 法律出版社 , 张军,姜伟,田文昌[著], 2001
  • [6] 澳门刑事诉讼法. 徐京辉,程立福. 澳门基金会出版社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