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面源污染风险格局识别与模拟优化

被引:19
|
作者
孔佩儒 [1 ,2 ]
陈利顶 [1 ,2 ]
孙然好 [1 ,2 ]
程先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景观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面源污染; 格局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面源污染是海河流域面临的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通过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实现对面源污染的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流域景观要素及影响流域景观过程的外部因子相结合,对海河流域面源污染风险格局进行了识别,并将阻力格局与海河流域实测水环境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污染风险进行识别与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有40%以上(130380 km2)区域面临高污染风险,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地区以及山区河谷地带;对此设置河流植被缓冲带进行格局优化模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措施格局优化阻力值变化趋势表明,对于二级河流水系,加强河流两岸600—1600 m范围的人类活动管控,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输出,显著降低流域面源污染发生的风险。在面源污染风险等级较高的平原地区,设置300—400 m植被缓冲带,可将风险等级降低50%,设置700—800 m岸边植被缓冲带即可达到最佳效果;而在山区地区因风险较低,设置400—500 m的植被缓冲带即可达到最佳效果,能够将污染风险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40%。这一研究结果对海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和面源污染风险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445 / 44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洱海入湖河流水质的影响
    项颂
    庞燕
    窦嘉顺
    吕兴菊
    薛力强
    储昭升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3) : 876 - 885
  • [2]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三峡库区耕地面源污染源-汇风险识别
    王金亮
    谢德体
    邵景安
    倪九派
    雷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6) : 206 - 215
  • [3] 海河流域河流整体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张仙娥
    黄蓓蓓
    冯成洪
    王震
    刘静玲
    [J]. 创新科技, 2016, (02) : 19 - 21
  • [4] 海河流域河流氮污染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荣楠
    单保庆
    林超
    郭勇
    赵钰
    朱晓磊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2) : 420 - 427
  • [5] 河流干支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
    洪超
    刘茂松
    徐驰
    杨雪姣
    池婷
    田颖
    [J]. 生态学报, 2014, 34 (24) : 7271 - 7279
  • [6]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分析
    李晶
    周自翔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7) : 933 - 944
  • [7] 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现状及空间特征分析
    邱斌
    李萍萍
    钟晨宇
    陈胜
    孙德智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3) : 564 - 570
  • [8] 基于侵蚀降雨特征的湘江流域R因子修正算法
    寻瑞
    王克林
    于闽
    宋希娟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 (01) : 32 - 37
  • [9]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社会经济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王娇
    马克明
    张育新
    唐荣莉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1) : 57 - 65
  • [10]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对入湖河流水质的影响
    孙金华
    曹晓峰
    黄艺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12) : 2052 -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