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

被引:33
作者
费多益
机构
[1] 复旦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上海
关键词
风险; 内在属性; 技术评价; 社会控制;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1047
中图分类号
G312 [工作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高新技术被人们称为“朝阳工业”,然而,高新技术同时也是高风险的技术。尽管作为日常经验常规化的传统技术也有其潜在的风险,但现代技术产生社会风险的机制和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两类风险,即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技术应用的风险,二者给社会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技术评价是技术完善的基础和降低实施风险的前提,技术预见对于技术风险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建立符合风险社会要求的新机制,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主观认知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理念,而不能以简单的因果思维或工程思维来进行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 [J].
庄友刚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06) :71-75
[2]   论政府对科学技术及其影响的调控 [J].
田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7) :110-112
[3]   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 [J].
甘绍平 .
哲学动态, 2000, (10) :5-8
[4]  
科学的社会建构[M].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赵万里著, 2002
[5]  
现代性的后果[M]. -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6]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
[7]  
技术与风险[M].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美)H.W.Lewis著, 1994
[8]  
Scientific associations in the German research system—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J] . Uwe Schimank.Knowledge in Society . 1988 (2)